找到相关内容2726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安康地区高僧大德

    庄老三玄①微应佛理,遂弃儒业,拜终南山翠峰寺明和尚为师,探究禅理,故尚清谈。清康熙间邑人礼迎大师卓锡兴安郡城金华寺。邑士人慕其高风,多与之游,师为人俊朗高逸,善讲论佛道生死善恶,以及宋儒理学,而于横渠《...生。幼习诗书,及长拜坛门,号鼎宗道人,敬行道教数十春。乾隆末,年遭荒歉,产业废坠,无依独立,削发为僧,至平利观音堂礼德明和尚为师,赐名本正。精研佛理,探究禅觉,与师互相发明,颇有所得。道光丁酉年(...

    李厚之 张会鉴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8483988734.html
  • 论师的业力观

    刹那即成为过去。既已成为过去,业力如何和有情身心构成关系?探究业力的摄属问题,即就业力和有情身心相续的关系而谈。在诸法的五种自性(色、心、心所、不相应行、无为法)中,业力隶属于那一类别的法所摄呢?在...了。于是论师们也不忘对这“中有”业,作了一番探究。如《婆沙论》说:   问:中有可转、不可转耶?譬喻者说:中有可转,以一切业皆可转故。彼说:所造五无间业尚可移转,况中有业!若无间业不可转者,应无有能...

    悟殷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11350389878.html
  • 论师的圣果观(上)

    探究有关“圣果”的内容,以及相关论题之学派诤议,藉以窥见部派佛教时代,论师们心目中的圣者风貌,以及背后的思想内涵。   本文大分为七节。   第一节,论“大天五事”。西元前三世纪中,孔雀王朝的...

    悟殷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11350489880.html
  • 《大智度论》之禅波罗蜜(下)

      《大智度论》之禅波罗蜜(下)   六、修定与生天   (一)印顺导师《空之探究》p.32~p.33:   由于修习者的用心不同,而有得定,或依慧得解脱的差别。依佛法的因果法则,修得某种定,如不能依之发慧得解脱,那就命终以后,生在某种定境的天上。……   如修无所有正观,心着而不得解脱,就会招感无所有处报。无所有处定与天报,是在这种情形下成立的。   (二)求人而得人,修天...

    厚观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11350789888.html
  • 安康高僧大德

    ①微应佛理,遂弃儒业,拜终南山翠峰寺明和尚为师,探究禅理,故尚清谈。清康熙间邑人礼迎大师卓锡兴安郡城金华寺。邑士人慕其高风,多与之游,师为人俊朗高逸,善讲论佛道生死善恶,以及宋儒理学,而于横渠《西铭》...幼习诗书,及长拜坛门,号鼎宗道人,敬行道教数十春。乾隆末,年遭荒歉,产业废坠,无依独立,削发为僧,至平利观音堂礼德明和尚为师,赐名本正。精研佛理,探究禅觉,与师互相发明,颇有所得。道光丁酉年(1837年...

    李厚之 张会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06451390322.html
  • 李炳南居士思想研究

    所硕士论文,2003。   33.苏进华,《弥陀净土思想的探究》,东海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   34.陈颖蓁,《莲池大师净土思想研究》,中山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   ...

    罗元庸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23104490700.html
  • 《隐喻文化学》第八章 宗教的必然是象征的

    的意义表述。”①这样一种内心的确信是宗教象征主义之所以在中世纪异常繁荣的心理基石。赫伊津哈也说:“在中世纪,人们如想了解事物的本质或理由,他们既不会探究它,去分析其结构,也不去追索其起源。他们只会仰首...

    赵维森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22191579.html
  • 寒山诗的返程之旅及其在港台地区的传布与接受

    Beat Generation的文章已有不少,本无再谈的必要。但笔者由于阅读他们的作品,引起了一探究竟的兴趣,发现了一桩有趣的事情。搜索者虽产生于美国,但他们所推崇的、所奉以为师的、视为精神上之领袖者的...

    胡安江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45591637.html
  • 姚兴政权与佛教

    。   田昌五、马志冰,《论十六国时代坞堡垒壁组织的构成》,《中国史研究》,1992:2,页132-141。   白文固,《南北朝隋唐僧官制度探究》,《世界宗教研究》,1984:1,页53-59。...

    黎毓雯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111191965.html
  • 论王船山的天道观

    表征的形上学一上手就把人与世界、人与道的分离作为自明的出发点。而在船山看来,不得离人而言天,亦不得离人而言道;与人分离的道即使有也不值得探究。“不依乎人者,人不得而用之,则耳目所穷,功效亦废,其道可知...

    刘梁剑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6555692086.html